kaiyuncom官网登录址线路一专注生产:

耐磨陶瓷片,陶瓷橡胶复合衬板,耐磨陶瓷管道,耐磨陶瓷弯头

kaiyuncom官网登录址线路一
产品中心
Product classification

威唐工业深度报告:汽车冲压专家动力电池箱体打开成长空间

作者:kaiyuncom官网登录址线路一 来源:kaiyun体育app手机下载 发布时间:2024-07-29 09:00:04

  公司为专门干汽车冲压模具、汽车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汽车冲压制品的全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在大中型冲压模具领域具备超过12年的研发与制造经验。

  冲压模具产品的直接客户包括麦格纳集团、博泽集团、李尔公司等国际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最终配套车企涵盖保时捷、特斯拉、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大众、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本田等。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5亿元,其中冲压模具收入4.18亿元,占比75%;冲压件收入 1.16亿元,占比21%;自动化设备业务收入0.06亿元,占比1%;别的业务收入占比3%。

  2020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为4.17亿元,出口产品大部分为冲压模具,收入占比75%,;国内业务收入为1.38亿元,占比25%。

  模具是利用金属、非金属等材料经专门设备加工而成的基础工艺装备,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大约60%-80%需要依赖模具加工成型。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模具制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达2709亿元,同比累计下跌1.61%。

  2021年1-9月份我国模具制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达2164亿元,同比增长15.70%,疫情影响消退,今年以来模具行业明显复苏。

  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数据,冲压模具占据模具销售额的37%左右,仅次于塑料模具(占比45%)。

  汽车制造业模具使用量较大,在我国有1/3左右的模具产品是为汽车制造业服务的。据此我们测算我国汽车行业冲压模具市场空间预计约330亿元左右。

  公司的模具大多数都用在出口,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公布的海关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模具出口总额为47.90亿美元,其中冲压模具出口总额为 8.16 亿美元。

  以2016年美元兑人民币的平均汇率6.6423换算,公司2016年冲压模具外销收入为2.3亿元,占我国冲压模具出口总额的 4.24%。

  汽车升级换代周期缩短带来新的市场机遇。随着全球市场需求的一直在变化,汽车制造商为保持原有品牌的影响力,会选择升级换代来吸引消费的人,因此市场新车型投放频率慢慢的变快,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其中全新车型开发周期已由原来的 4 年左右缩短到1-3年,改款车型由原来的6-24个月缩短至4-15个月。

  目前我国模具制造公司约 3 万家,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统计的2014年82家重点企业资料显示,该部分企业总产值约 90 亿元,2014年模具产值超过 1 亿元的有25家。

  汽车冲压模具生产企业与普通工业产品企业相比,数量多,规模整体偏小,多为中小型企业,集中度较低。

  2020年公司冲压模具收入为4.18亿元,占我国汽车行业冲压模具的市场占有率较低(1.3%),占我国出口冲压模具的份额也较低(不足10%),预计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整车的零部件大约3万个,按功能通常可分为汽车发动机系统零部件、汽车车身系统零部件、底盘系统零部件、电气电子设备和通用件等几个大类。

  按照材质分类,可分为金属零部件和非金属零部件,其中金属零部件占比约为60%-70%,非金属零部件占比约30%-40%。

  汽车冲压件,主要是指通过压力机和冲压模具对金属材料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覆盖件、白车身系统、座椅系统、仪表系统及排气系统等部件,汽车车身的金属件几乎全部为冲压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收入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今年1-9 月份我国汽车零部件收入为2.88万亿元,同比增长14.38%。由于冲压件大范围的使用在汽车零部件的每个方面,我们很难精确统计其市场规模,假设按照模具的应用比例70%、冲压模具占模具的比例1/3来大致测算,预计汽车冲压件的市场规模大致在0.85万亿元。

  公司是某全球电动汽车龙头车企冲压件的供应商,2019年进入该车企的采购体系。

  我们预计2021-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有望从20%提升至45%。

  公司具有行业领先的研发能力,目前已形成从前期工艺流程设计分析、冲压工艺模拟分析、到后期的模具设计制造的完整技术工艺。

  这些技术工艺可有效缩短模具制造的周期,有效控制整体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模具产品的精度。

  公司主要管理团队一直专注于汽车冲压模具行业的管理工作,且核心成员自企业成立之初至今保持很高的稳定性。

  团队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在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对下业客户的产品需求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对市场趋势有较强的预判能力。

  首先,企业具有优秀的研发设计团队,在多年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的基础上,制定了完整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流程,保证了公司模具产品的设计水平。

  其次,企业具有包括五轴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等高精度加工设施,能够为客户提供高精度、长常规使用的寿命的模具产品,其中汽车冲压模具产品的加工精度能达到±0.01mm以内,产品常规使用的寿命则超过100万次。

  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公司与麦格纳集团、博泽集团、李尔公司等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使用公司研发、设计的模具所制造的冲压件,最终配套应用于保时捷、特斯拉、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大众、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本田等全球知名汽车集团旗下的众多车型。

  与知名企业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能快速提升公司在细致划分领域的影响力,从而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开拓新的客户。

  公司凭借其在行业内积累的丰富经验,公司能充分了解客户在使用产品时的实际需求。

  从前期产品设计阶段开始,公司就能充分评估未来用中的各项影响因素,并在产成后提供加工模具后的冲压件试制服务,尽量将模具调试环节安排在企业内部。

  产品交付客户使用后,公司仍将提供持续的售后调试服务,按照每个客户反馈意见,快速响应解决问题。

  公司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均由项目经理、工程师全程跟踪,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一体化综合服务”。

  2014-2016年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成本占经营成本的占比分别是54%/52%/59%。

  2016年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中,模具钢材/标准件/钢卷/铝卷/其他原材料的占比分别为32%/27%/24%/4%/13%。

  当前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超历史中枢32%,钢卷的价格超出历史中枢23%。预计未来几年钢材需求相对疲软,钢价有望走低。

  今年10月14日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报告:按照政府经济再平衡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定位,预计2022年钢铁需求量很难出现增长。

  1)建筑业的减速。房地产业活跃度的减弱,原因主要在于中国政府在2020年推出的严控开发商融资的措施。

  2)与此同时,由于投资潜力的消减和地方政府融资能力有限,2021年基建投资没有抬升。

  此外,在近日召开的钢之家网站2022年钢铁产业链发展形势高峰论坛上,公司营销中心市场分析首席营销师夏仕卿表示,在钢材需求确定性减少的情况下,2022年钢价主要根据中国粗钢限产的幅度和执行过程。

  截止2021年11月5日,SCFI综合指数达4536,超出历史中枢285%;CCFI综合指数达3285,超出历史中枢209%。

  1)2021年下半年欧美国家对自中国进口商品形成“单向”路径依赖、出口国集装箱船“有去无回”。随着疫苗不断推进,疫情有望得到一定效果控制,欧美国家开工率提升后对中国进口商品的依赖将下降以此来降低海运需求。

  2)大量集装箱在欧美港口堆积拥堵及港口等物流环节工作人员数量下降导致疫后欧美等区域港口效率下降,未来虽疫情控制后将有望逐步缓解。

  假设2021年海运费下降10%、原材料价格下降5%,对应2021年产品毛利率相较2020年提升1.77pct;假设2022年海运费下降 20%、原材料价格下降 20%,对应2022年产品毛利率相较2020年提升6.77pct;假设2023年海运费下降30%、原材料价格下降30%,对应2023 年产品毛利率相较2020年提升10.11pct。

  威唐新能源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和智能安全解决方案。

  1)钢制或铝制冲压电池包上盖,铝挤压下托盘总成,钢铝混合轻量化结构总成,电池模组金属组件,铝挤压零件总成等;

  2021年5月13日,公司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取得VINFAST的正式供应商项目定点函,标志着公司电池箱体业务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VinFast是越南最大企业集团VingroupJSC旗下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具有完备的电动车生产线年底发布了三款纯电动SUV车型,分别名为VF31、VF32以及VF33。

  2.2. 预计2025年电池箱体市场规模401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速53%

  公司所从事的电池箱体业务主要使用在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每辆新能源乘用车的配套数量为 1个,故其市场需求与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由中汽协所发布的最新汽车产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1-9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03万辆,渗透率达14%。

  其中7-9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分别为17%/20%/19%。全年渗透率呈现持续上涨趋势。我们预计2022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维持20%以上。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持续超预期,进入放量加速增长阶段,我们预计2021-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有望从20%提升至45%。

  1)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于2021年10月24日在“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活动上表示: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50%。

  2)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于2021年6月在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70%。

  参考以上相关信息,我们假设2025年我们国家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45%,销量达到1110万辆。

  假设动力电池箱体总成(包含上箱体、下箱体、中间结构件、水冷板、温控系统等)的单车配套价值量为4000块钱(目前动力电池箱体行业正处于成长初期,故我们假设2020-2023年的动力电池箱体的平均单车配套价值量保持不变,维持在4000元),同时假设2024-2025年动力电池箱体市场逐渐成熟,预测每年单车配套价值量每年降低5%左右。

  据此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箱体总成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01亿元,未来 5 年行业的复合增速达53%。

  公司冲压模具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及北美,其收入与新车型数量有关,与销量关系不大,因此周期性不明显。

  随着汽车电动化推进,车型数量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预计未来3年公司冲压模具业务收入复合增速10%-15%。

  盈利能力方面,2020年冲压模具业务毛利率降低主要受汇率影响以及会计准则变更运输费用计入营业成本。

  2、汽车冲压件业务:随公司产能逐步释放,2021年冲压件业务迎来爆发。

  2021年上半年公司冲压件产品营业收入达1.16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221%,已超2020年全年。

  汽车下半年为销售旺季,预计2021年全年冲压件业务收入达2.9亿元,同比增长150%,依据公司汽车冲压件的客户订单结构(某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订单占比60%-70%),预计2022-2023年冲压件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盈利能力方面,结合上文分析,随着规模效应显现、叠加原材料价格在未来几年回落以及销量大幅度增长规模效应显现,预计公司冲压件2021-2023年的毛利率分别是15%/22%/24%,较 2020年冲压件毛利率13%分别提升2%/9%/11%。

  公司2021年 5 月取得VINFAST项目定点,预计2022年量产开始慢慢地确认收入。假设该车型年销量达 1 万辆,单车配套价值量为800美元(税后价格,假设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5),项目周期 5 年,预计2021-2025年该项目对应每年动力电池箱体收入为0.52亿元。

  公司动力电池箱体产能有望在明年一季度末释放,假设新增 2 个项目定点(根据表 2 预测,假设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比2022年新增250万辆,假设单车型平均销量为年 5 万辆,对应新增车型 50 个,假设公司2022年在谈3-5个项目定点),对应2023年配套车型总年销量为 4 万辆,单车配套价值量为4000元(税前价格,增值税税率13%),对应2023年电池箱体收入有望达1.92亿元。

  由于电池箱体业务刚起步,固定资产折旧较高,因此我们保守预计该业务2022-2023年的毛利率维持25%。

  2020年因会计准则变更运输费用率计入成本,销售费用率为3.93%,较2019年大幅下降。

  我们预计随2021-2023年营业收入大幅度增长,规模效应显现,预计公司销售费用率小幅降低。

  2020年公司精细化管理卓有成效,管理费用率9.47%,较2019年显而易见地下降。受规模效应影响,预计2021-2023年管理费用率分别为8.71%/8.53%/8.48%。

  2018-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率总体水平不高,系基本的产品为传统模具及冲压件。

  电池箱体作为新业务,前期开发支出较多,同时电池箱体作为新兴行业存在多技术路径,公司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有所增多。预计2021-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35%/5.50%/5.50%。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汽车冲压模具及冲压件、动力电池箱体两块,A 股从事冲压模具及冲压件的可比公司众多,其中着眼于新能源汽车中大型冲压件及动力电池系统相关冲压件(含电池箱体)的可比公司较少。

  和胜股份、旭升股份从事部分电池箱体的研发生产与制造;斯莱克、科达利以及震裕科技虽属于电池壳供应商,但与公司电池箱体业务类似,行业需求与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度正相关。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布局,动力电池箱体有望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39倍目标市盈率,对应目标市值为43亿元,对应目标价为27 元。

  若公司2022年取得的动力电池箱体定点数量没有到达预期(预期为 2 个项目),或项目定点所对应车型2023年的销售数量没有到达预期(预期为每个车型的年销量为 2 万辆左右或月销量为1000辆左右),则公司动力电池箱体业务的出售的收益将低于预期。

  若2021-2023年海运费下降幅度或原材料价格下降幅度低于预期,则对应2021-2023年公司产品盈利能力的恢复幅度没有到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