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元代青花瓷具有永远魅力。区别于明清青花的精致和富丽,元青花有着充满激情的雄浑壮丽的恢宏气势,是箭啸马鸣的元代文化的结晶和写照。
在以往的有关元青花瓷器的论著中,对于元青花瓷器鉴定千奇百态,众说芸芸,可谓是剖析的干干净净,笔者纵阅文坛悉心研究元青花瓷器,赏析有关文章,以独特的视角,用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结合,整理了关于元青花五个必备因素:
宋代以前景德镇制瓷,胎土只使用瓷石一种原料,烧成温度较低,制大器易於变形。早期景德镇瓷多中小件这是根本原因之一。南宋后期至元初,在麻村发现了烧瓷的黏土(即麻仓土,现在通称高岭土),经研究在瓷石中掺入20%左右的高岭土,耐温高,走型少,提高了硬度,增强了瓷胎的白度和透明度,为烧制优质大型青花器提供了条件。这就是二元配方制胎。具体配料一般掌握高岭土在五分之一,瓷石占五分之四上下。二元配方的使用是景德德制瓷工艺的一大创新。
麻仓土是元初时代发现使用的一种瓷土,因发现地是在麻仓山而得名。也称麻村老坑土。南宋以前,景德镇窑制胎只是用瓷石为料。元代时期在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发现了一种粘土,用这种粘土和瓷石配合起来,制胎烧瓷,不仅胎色洁白,而且耐高温,不易变形,透光度好。是为烧制大器所必须。这种瓷土取自麻仓山,因此命名为麻仓土。当时的麻仓土是元朝官府控制出售的,出售每百斤值银7分(可淘净泥50斤,得40斤),因此又称麻仓官土,(又称御土)这种瓷土到明万历年间用尽。掺杂麻仓土烧成的瓷胎,洁白度高,微带青灰。随着烧成温度不同,白中呈灰青的色阶也有差别,有的重些有的浅些。成温越高的白度高,青灰色阶小,成温低一些的稍差,青灰色阶偏重。这是景德镇地区元青花胎色的基本特点。
高岭土是陶瓷史上制瓷胎所用瓷土的统称,已为国际所采用。明代万历以前这种瓷土采自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因此叫麻仓土。明嘉靖年间,麻仓山的粘土开采将尽。景德镇的窑工在距麻仓山不远的高岭山,发现了和麻仓土类似的粘土,可用于制胎烧瓷,与麻仓土有异曲同工之妙,万历年间开始开采高岭山的粘土制瓷。清代后又陆续在李黄、大州等地发现高岭土,在乾嘉年间陆续开采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60年代,高岭土开采完毕。60年代以后景德镇所用黏土是另外发现开采,与过去的老坑土已经不同。不同时期开采的高岭土各不相同。清朝以后,高岭土为国际所公认,成为国际上对瓷土的统称。
4.胎底颗料状明显,不如明清瓷胎细腻。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因为含有麻仓土,胎色是以白为基色,微显青灰,显青灰的程度有深浅不同的色阶。大概是窑温的不同而造成。这种白中微显青灰色阶细分可能有多种,一般粗略分成较深较浅两类即可。元青花的胎色没有纯白的,但有深灰和土黄的两种。按程度也可细分多类。但大多数都是不含麻仓土的其他窑口的产品。有因烧窑失败烧结不透而胎色发黄的,不在此例。有的元青花露胎处显土黄色,并不是其胎质本色,有的是因胎土里含有铁质,入窑前晾胎不够干燥而形成的微显淡淡的窑红,有的是长期接触黄土等物形成的包浆。并非瓷胎本色。不应该误解里面也是土黄色的。
苏麻离青 ,又称苏泥勃青、苏勃泥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尼”的译音。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一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另一种说法是,苏麻离青,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青料因产于苏门答腊和泊泥国,故称苏泊泥青。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釉面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
元青花用麻仓土和瓷石作它的骨架和血肉之躯,用苏麻离青和白青釉作衣裳,以高超的绘画技术神韵给瓷器赋予灵魂。
1、藏青色(如扎染布的藏青色布)苏料的元青花器件分早中晚期,但其色基准是苏料的应用,发色的情况可有些变化。
2、有凝聚斑、斑迹钻胎,重时显褐色,轻时称锡斑。这种斑,有的叫吃胎、钻胎,是一个意思。这种斑常表现在色料重的地方。
3、在涂抹时的绘画纹饰中有熔溶流淌痕迹,象钧瓷中的蚯蚓走泥纹痕迹,这种痕迹是钻胎入骨的。在苏料与浙料勾兑中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关于苏麻离青,很早以来在古董商和后挂彩工艺人当中一直流传着用乌黑色的苏麻离青在干燥的瓷坯上绘图案,再挂上白色的长石釉,经1200度高温烧造,图案的颜色由原来乌黑变为像蓝宝石一样鲜艳美丽的兰色的说法。
4、在线绘和涂抹的下缘有锯齿状的釉流淌或流散、晕散。色料轻时,斑、线涂绘中常出现晕散的图案边缘。真品低锰高铁,真品的锌铁比很小;真品含微量的砷;真品含钡少;真品杂质少。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明宣德苏麻离青和国产钴土矿的测定得知,宣德苏麻离青含铁量高,含锰量低,而国产料含铁量低,含锰量高。
5、分层的线圈有下缘锯齿流淌,绘画的主图常常压过或流淌过分层的线圈,竖线超过分层线、流到分层线或过线圈,交叉时有斑痕,也可称为越压线圈。有时出现象糖葫芦似的串珠沉胎的点状斑迹。青料线绘浅淡时有飞青,显断线
、苏麻离青在高温中成色耐火温差幅度较宽,瓷器上的青花发色艳丽,火候较昜掌控。苏麻离青虽呈色优良,发色艳丽,但是含多价鉄的特殊性,在一定的高温环境中,在胎釉间发生了一些特殊形象的化学变化:青花会晕散、青花纹饰中有深色凝聚点与块,称“铁锈斑”,器物青花纹饰上有铁锈斑的地方釉面下凹,青花纹饰线条中也常会出现一些深色点,这些都是用苏麻离青彩料彩绘的青花瓷器釉面上的特征。苏麻离青钴料来之异域,价值昂贵,元青花瓷器用此彩料上彩的数量占的比例较少。
“铁锈斑”形成的基础原理是:氧化钴料中含有的其他金属在高温状态下从氧化钴中析解出来,这些细小的金属析出物在溶蚀的釉面上如同水面上的浮萍,会随着釉的波动和风的影响逐渐汇集成较大的金属斑,“苏麻离青”青料青花纹饰中的金属斑主要成分是铁,但是还有别的金属混合物因此“铁锈斑”的呈色很难描述,而且是多种多样的,与现代景德镇仿品单一褐调呈色差别很大。
铁锈斑常常会出现在早期使用进口钴料“苏麻离青”绘制的青花瓷纹饰中,成为早期青花瓷一项重要鉴定标准,得到早期青花瓷收藏界的共识,但是对于瓷器“铁锈斑”形成的原因和为什么早期青花使用“苏麻离青”绘制纹饰中会出现“铁锈斑”现象的原因却没有统一科学的共识,各种说法纷纭;说到“铁锈斑”就必须提起“聚料”,所谓聚料是指青花纹饰中按自然规则分布,颜色比其他纹饰深,形状呈原始矿石形状的斑点,事实上早期青花的“铁锈斑”是与“聚料”现象并存的,实实在在是一个简单可靠的分辨标准,通过观察“铁锈斑”和“聚料”是不是真的存在和分布的状态可以基本准确的判定早期青花的真伪。元青花瓷器鉴定评估咨询下图片。
铁锈斑是青花料的氧化铁的反应,进口料含铁元素的成份最高。如果是真品,其分布是自然的,都是不规则的。如果是仿品,一定是有意识加点上去,是不自然的。
火石红,俗称窑红或枇杷红,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清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瓷器露胎处所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它实际是由于胎土中存在的铁分子在高温中流动聚集,烧窑结束时在冷却过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现出来的色调,一般都附着于瓷器的胎釉结合处。其分布的特点是与胎釉结合处成平行的、宽窄不一的火石红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 胎釉结合线,火石红晶体密度就越大,颜色就越浓重,随着远离釉面,露胎部位的火石红晶体的密度和颜色也就越浅淡直至消失。
火石红现象是一种很重要的特征。虽然有些元青花瓷胎体并不一定有火石红,但一般来说,人们更喜欢有火石红的器物。因为有火石红,可更充分表现出元代青花瓷器的风采。
火石红现象的模仿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人们常说景德镇能仿出火石红,但其仿照的最高超者和真品火石红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就像刷出的一层红褐色浆状物烤在了底足上,或像薄薄一层附在胎骨上的皮层,没有渗出感、浸润感,没有半金属光泽,更像一层发亮的褐红色薄漆。因此连造假者本身也觉得很泄气,现在干脆不做火石红,直接做成无火石红器物来冒充真品。因为元青花瓷中的确有一部分无火石红。这也成了造假者冒充元青花瓷的借口。这些做法只能欺骗一些最初收藏者,使这些人上当后痛斥假品泛滥,好象世上到处都是假器而无真器。无形当中也在某一些程度上起了排斥一切的反作用,以为天下就只300只元青花瓷,非国外“两伊”博物馆藏品就它处再无了
真火石红生成的因素就等于自然界中的“基因”,这种“基因”是深藏于麻仓土和古代瓷石中的“密码”,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基因”自然而然地使胚胎生出美丽的火石红。没有这种“基因”,就是使再大的劲儿也没用。比如景德镇造假者研究出火石红是一种含铁较多的晶体析出物,便往现代胎土里面掺些极细的铁分子之类,又在胎体中保留湿气采取垫烧留有空隙增加氧化量,或在足底事先刷一种含铁量较大的浆料,烧出前面说的如同刷出来的褐色,即薄薄贴在底足下一种四不像的发亮的附着层。其毛病之根本就是忘了“自然”,不知道铁分子不等于“基因”。不错,麻仓土中确实含铁多,但铁再多,如没有其中的结构性微因子作用,火石红也不可能生成。故现代火石红难以仿成古代火石红,其关键就在于没有结构性微因子的给力。
元青花瓷在加工中,其颜料晕散现象是其特征之一。特别在苏勃尼青这种元大国西部波斯来的精致颜料中表现最为突出。其晕散表现,即像墨汁滴于宣纸洇开来。“其晕似洇”四字来解释比较形象。晕散现象同“凝聚斑”现象往往共生共存。“凝聚斑”是指颜料颗粒杂质聚集形成的如串珠般密集小点组成的条形带黑斑、不规则团状或圆状黑斑。凝聚的黑斑呈一种上浮态势,即漂浮在类似洇开的蓝色颜料的底子上。这种洇如晕散的蓝颜料底子,对凝聚斑形态影响颇大,使其边缘也都“晕散”,即我们正真看到一个个小米粒般也称“串珠”的黑色斑点本身、或由其聚成的条形带黑斑、团状或圆状黑斑的边缘也都“晕散”,故又被称为条形流散、斑状流散。当晕散严重时,甚至产生锯齿状的下滴态,或称“冰挂”。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